減少白色污染,使用環保袋
“禁塑令”頒布近5年,幾乎成一紙空文。2007年12月31日,國務院辦公廳頒發“限塑令”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》,要求從2008年6月1日起,禁止生產、銷售、使用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。
海南省在全國率先頒布“禁塑令”,爭當環保“排頭兵”,但從實際情況看,盡管“限塑令”和“禁塑令”頒布迄今已近5年,卻難以完全貫徹落實。在大街小巷,一次性塑料制品隨處可見,尤其是在一些農貿市場,幾乎每個從市場出來的市民手中都會提著幾個顏色各異、大小不一的塑料購物袋。“禁塑令”禁而不止,幾乎成一紙空文。
困境:缺乏替代品,不可降解塑料袋隨處可見
據統計,目前海南省每日使用的塑料袋約150萬個以上,其中90%以上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被隨意丟棄,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潛在危害。焚燒廢棄塑料制品會產生有害氣體,將嚴重污染空氣,損害人體健康。廢棄塑料制品填埋在土壤中,將影響植物吸收養分和水分,因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以發泡聚苯乙烯、聚乙烯或聚丙烯為原料,分子量達2萬以上,自然腐爛降解需要200年以上。
業內人士指出,“白色污染”泛濫的最主要原因是塑料袋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又沒有合適的替代品代替不可完全降解塑料袋。
轉機:“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”項目投產
為從根本上遏制海南省因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產生的大量“白色污染”,保護生態環境,我省生態研究院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,將“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”生產技術項目引入我省,成立首家生物基完全可降解塑料制品企業。3月10日上午,海南省首個100%生物基完全可降解塑料制品項目正式投產。據了解,該項目第一期年生產生物基可完全降解塑料制品預計1500噸,其100%生物降解環保產品主要用于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、垃圾袋、農膜、杯、碗、餐盒等。
3月10日,工作人員演示了木薯如何變成環保塑料袋的過程。“這些白色的顆粒,就是提取木薯里的淀粉形成的生物基。”通過完全現代化的生產線,這些生物基就變成了各式各樣100%可降解的環保購物袋、垃圾袋、農膜、杯、碗、餐盒等。據介紹,該項目目前日產可降解塑料制品約30萬件。